7月初,人文学院“青春追梦人 担当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李跃华、胡炳年老师带领下前往垦荒精神传承地大陈岛调研。
实践队有幸采访到柳兴法老人。他是第一批垦荒队员,于1956年奔赴大陈岛。那时的大陈岛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垦荒队员们便从农业种植和家畜养殖起步,为大陈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随后制定了“发展渔业生产,向海洋进军”的计划,使得垦荒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后经过一批又一批垦荒队员的艰苦奋斗,铸就了大陈岛垦荒精神。
为切身感受大陈岛之变化,实践队踏上了修葺一新的青春路。步行途中,可见甲午岩屹立于海浪之中巍峨矗立。垦荒纪念碑位于凤尾山顶,实践队抵达时正值山雾环绕,碑上的大字仍清晰可见。据了解,甲午岩景区在升级改造中,沿海栈道也即将投入开放,海洋文化将作为集中展示大陈自然风光的一大窗口;青垦文化纪念馆将建设成以展示青年志愿垦荒文化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展示地。当下,垦荒精神既蕴藏于海洋文化的塑造之中,也融合于红色文化的弘扬之中,并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实践队采访了大陈镇副镇长,旨在了解政府部门将如何以垦荒精神为纽带来发展各项事业。采访中得知,大陈岛将着力打造红色旅游、蓝色旅游、产业三大发展板块。红色旅游将大陈岛富有特色的红色基因融入到旅游业中,省委党校还设立了“大陈岛干部学院”,围绕垦荒精神编制专门的教材,深耕大陈岛的红色文化,不断为其注入新的血液;蓝色旅游指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海上自然风光旅游;产业便是继续发展海洋渔业,带动大陈人民的收入增长。三大板块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其源动力都离不开垦荒精神所蕴藏的开拓创新的品质。唯有不断与时俱进、谋求创新,才能赋予垦荒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历时四天的调研,实践队员们深感青垦的不易,对垦荒精神的价值内涵也有了更深的体会,队员们表示要立志做新时代的“垦荒者”,传承和弘扬永葆生机的垦荒精神!